威海薪火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专注党性教育培训 红色文化传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3361190723 13361190723
当前位置:主页 > 基地介绍 > 文登乳山基地 > 红色基地 >

乳山—胶东育儿所

文章出处:未知 人气:发表时间:2022-03-20

红色乳娘

大爱无疆


百年征程,岁月回响

 
她,心怀家国、一路前行
 
她,不负韶华、昂首奋进
 
她是党的女儿,光耀齐鲁

 
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机关在突破日寇层层封锁中面临生死考验,被迫频繁转移。为民族大义,有的同志不得不抛下刚入人世的亲生骨肉。1942年7月,中共胶东区党委决定在牟海县(今乳山市)组建胶东育儿所,选取乳娘哺育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此后10多年的时间里,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在日军扫荡和迁徙中,胶东育儿所的乳儿无一伤亡。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乳娘们用大爱书写了一段人间奇迹。


 
巍巍马石山,是党和人民军队与群众生死与共、以命相救的见证!浓浓乳娘情,是群众与党和人民军队生死与共、以命相助的写照!
 
齐鲁大地,南有沂蒙红嫂,东有胶东乳娘,乳山母爱精髓汇聚到红色革命历史中。在纪念馆中,通过幻影成像的方式,播放吕剧《乳娘》和央视大型寻亲节目《等着我》,让参观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胶东乳娘的感人事迹和乳儿艰辛的寻亲故事。


 
整洁的石砌小路、错落有致的房屋、随处可见的红色标语……走进位于乳山崖子镇田家村的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仿佛回到了70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包含胶东育儿所纪念馆和胶东育儿所旧址两个部分,共10处展室。修缮工作中,乳山坚持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化保留房屋原貌,通过对历史事件、感人故事的整理、展出,让参观者从中感受到乳娘精神洗礼。


1942年7月,中共胶东区党委决定在牟海县组建胶东育儿所,选取乳娘哺育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随着接收的孩子逐渐增多,胶东育儿所当时主要的任务是在周边村寻找不脱产的乳母。孩子称乳母“妈妈”,随乳母分散在各村居住,既密切了孩子与乳母的关系,又便于战时掩护。

 
大爱乳娘,以命相助。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日寇开始最后的挣扎,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为了保护孩子,每当敌人扫荡时,育儿所的工作人员就分散到孩子的住区,分片包干,同乳娘们带着孩子反扫荡。



乳娘们待乳儿如同己出,在艰难困苦时呵护有加,在病魔危险前挺身而出,在父母来寻时忍痛割爱,在乳儿成才之后不图回报。



乳娘用超越传统的血脉亲情,用超越本能的母爱,让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让革命的力量不断壮大,集中展现着忠心向党,大爱无疆的乳娘精神,生动诠释着胶东人民以命相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在抗战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乳娘·故事
 
姜明真:忍痛舍子保乳儿

 把生的希望留给革命后代,先后抚养4个八路军子女,亲生骨肉却夭折4个。
 
1942年9月,东凤凰崖村姜明真给自己刚满8个月的孩子断了奶,从育儿所接来刚满月的婴儿福星。

两个月后,日军来扫荡,姜明真与婆婆带着福星和自己的孩子藏在山洞里。可是,两个孩子在一起,只要喂一个,另一个就哭闹。为了避免暴露目标,姜明真狠下心,跑着把儿子送到另一个无人的山洞。刚返身回来,敌机就开始轰炸。她紧紧地搂着福星,依稀听到自己孩子的哭声。婆婆心急如焚硬要过去看看,她噙着泪水劝说:“妈,千万别出去,要是被日军发现了,福星就保不住了。”日军撤走后,婆婆发疯似的冲出去,扒开被敌机炸塌的洞口,看见孙子在山洞里爬来爬去,手脚被石头磨得鲜血直流,嘴上沾满了泥土和鲜血,哭得肚子胀鼓鼓的,不停地咳嗽。抱回家不几天,孩子就去世了。
 
还有一次,日军搜到她们藏身的山洞附近,姜明真的一个儿子突然哭起来。为了不被鬼子发现,她用力地捂住儿子的嘴,因过度惊吓、窒息过度,这个孩子几天后也不幸夭折。
 
接连失去孩子就像一次次割掉自己身上的肉。姜明真强忍着丧子之痛,把全部的爱倾注到福星身上,一直抚养到4岁,才被亲生父母领走。那几年,姜明真先后收养过4个八路军子女,没有一个伤亡,而她自己6个孩子因战乱、饥荒和疏于照顾夭折了4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