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薪火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专注党性教育培训 红色文化传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3361190723 13361190723
当前位置:主页 > 乡村振兴 > 荣成乡村振兴 >

荣成成为全国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文章出处:未知 人气:发表时间:2022-03-18
向海而生,护海图强。

近年来,连续39年以水产品产量第一市著称全国的荣成,秉承“绿色、生态、创新、富民”的理念,厚重生态护海的发展底色,500公里黄金海岸,5000平方公里蔚蓝海域,展示着因海而兴的新探索、新作为、新成就——获“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021)。







生态优先的“绿色革命”
三面环海,
成就了荣成最大的禀赋优势,
寄托71.4万人傍海而兴的梦想。


依托北纬37度的黄金纬线的造物传奇,一代又一代荣成人从20世纪50年代探索海带筏式养殖、掀起全国第一次蓝色革命浪潮起,接续推动了鱼、虾、贝、参四次养殖革命,孕育出荣成海带、荣成鲍鱼、荣成海参、荣成裙带菜、荣成魁蚶、荣成牡蛎等一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实现了从大海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可控可追溯,托起了“中国海洋食品名城”。‍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自2015年国家开展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以来,荣成市探索建设“资源修复+生态养殖+高质高效”的海洋生态牧场综合体,海洋牧场的规模、体量居全省县级首位、全国前列。
 
围绕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荣成市以水产原良种场建设、苗种繁育为主线,出台了《荣成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不断优化和完善水产种业结构,提高优质水产苗种生产能力,打造水产种业繁育基地。‍






以桑沟湾基点,依托威海长青、楮岛水产、成山鸿源等公司,唐启升院士首创“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用海带、鲍鱼、龙须菜、海参、海水鱼类等养殖品种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全市海水养殖绿色生态化发展,并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
 
目前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在荣成已推广10万亩。带动21家养殖企业在桑沟湾、爱莲湾、荣成湾等。





 
荣成市拥有农业部和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4个,国家级和省级原良种场10个,国家级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个。在稳固海带等传统养殖品种的同时,全市大力实施鲍鱼、海参、海胆等名优珍稀品种增养工程。
其中,所开拓“南北接力”的鲍鱼转场养殖之路,以鲍鱼南下福建越冬、夏季北上荣成“避暑”的转场,既保证鲍鱼的适温持续生长,又适应鲍鱼养殖饵料特性,拓展了本地海带、龙须菜销路,实现了鲍鱼、海带、龙须菜多品种的“链式多赢”。





智慧突破的“体验场景”

 
立足科技兴海,荣成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加大创新投入,在17家省级以上海洋牧场推进特色化、标准化、可视化、专业化建设,让海洋牧场更智慧。
目前,5G智慧互联服务荣成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海上5G信号实时高清回传,未来可实现海带育苗、海产加工等生产环节智能化控制,“智慧牧场”触手可及。‍



西霞口、马山、成山鸿源、烟墩角、长青、楮岛、泓泰、好当家、东兴、鑫城山10处海洋牧场,海底观测网已经投入运营,可监测温度、溶解氧、酸碱度、叶绿素等多项水质指标,实现海洋牧场 “可视、可测、可控、可预警”。





建成“四个一”展厅8处,建造了集观光、垂钓、管护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上平台,延伸休闲渔业旅游链条,促进了海洋牧场与休闲渔业的融合发展。全省海洋牧场建设现场推进会、全国沿海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经验交流会等省级以上大型现场会都在荣成举行。同时,承办了“西霞口杯·渔夫垂钓”全国海钓精英邀请赛(矶钓)、“全国放鱼日”增殖放流等赛事活动。





融合务实的“养海之举”

 
 
立足生态资源修复,储足海洋牧场发展后劲,荣成利用人工鱼礁为藻类、贝类提供附着和栖息的环境,给鱼虾提供藏身之地,平衡着海洋生态。投放大块石礁160多万立方,三角形、方形混凝土构件礁以及贝壳生态礁等70多万空方,建设人工鱼礁面积1200多亩。




荣成市常态推进增殖放流,
累计放流鱼、虾、蟹、蜇等苗种33亿单位,
鱼虾贝藻等生物资源聚集提高20%,
天鹅湖海域大叶藻覆盖率
由不足10%提高到50%。
坚持产业、项目、基础设施一体布局,荣成市积极推进海洋牧场与水产加工、休闲渔业产业融合,延伸发展以休闲海钓、牧场采摘、游览观光、海上餐饮、文化传承、科学普及为特色的休闲渔业,加快实现由卖产品向卖风景、卖体验转变。
其中,以“冬赏天鹅、夏游牧场、住海草房、吃渔家饭”而扬名国内的烟墩角村,每年观光游客4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15万元,“幸福渔村”名不虚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