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全省第一”是这样炼成的
文章出处:未知 人气:发表时间:2022-03-20
2021年10月14日,随着山东威海乳山市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威海市成为全国首个市级及所辖县级市全部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地级市,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市域全覆盖。
实现“全国首个”,是威海市对“生态立市”一以贯之的坚持。以最严格的标准、最先进的手段推进环境保护,美好的生态在威海市看得见,也摸得着。
2021年,威海市完成全国首个“美丽城市”建设试点任务,威海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保持山东省第一,重点河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山东省第一……越来越多的生态荣誉印证着这座城市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保持定力 持续巩固“全省第一”
“十四五”开局之年,威海市再次吸引山东省、全国的目光。
2021年,威海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保持山东省第一,特别是PM2.5浓度在山东省第一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过渡时期第二阶段目标,威海市“气质”蝉联山东省第一。
立足自然优势,坚持“生态立市”,威海市打造出“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的城市品牌。“十三五”期间,威海市荣获“中华环境奖”,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华夏城被命名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19年获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单项奖第一名,2020年生态环境满意度测评山东省第一,空气质量连续五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威海市的生态比较优势日益彰显。
着眼于让优势更优、长板拉长,开局“十四五”,威海市将生态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开展最积极的生态建设,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稳步推进,进一步放大威海的生态优势,续写生态这张优势答卷。
这一年,更多“威海生态”亮点引人瞩目。
抬头,蓝天保卫战治出“一片蔚蓝”——狠抓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移动源和重污染天气“四个关键问题”,严格落实专项督查、问题曝光、销号管理、预警约谈、考核问责、生态补偿“六项机制”,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山东省第一,秸秆禁烧连续多年保持零火点。
身边,碧水保卫战守住“一湾清流”——威海市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城市黑臭水体全部销号,重点河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山东省第一,并成为全国唯一连续四期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城市。
脚下,净土保卫战力争“一尘不染”——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华夏城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并在全国推广;南海新区被命名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美化了城市,也给这座城市的群众带去“看得见的幸福”。
2021年12月27日,一场自行车赛在嵩山街道小镇村举行,该村再次强力“吸睛”——作为威海市首例天然气通气点火的乡村民居,几年下来,生态保护不仅给村里带来了好空气、好环境,更带来了石缘民宿、久青苗圃基地等7个产业项目,给村子招来了发展生气和人气。
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建成通车,荣成烟墩角村等4项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列入山东省“秀水乡村”第一批典型经验,群众身边“处处皆景”,这样的美丽故事,正在不断发生。
深化改革 蹚出生态治理的“威海经验”
荣誉越是亮眼,越要保持冷静。 威海市生态建设取得了不菲成绩,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改进的空间。 补短板强弱项,威海市聚焦重点展开强力攻坚,蹚出了生态治理的“威海经验”。
2021年,威海市出台“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让生态保护的重点领域更精准、任务更明确、手段更有力。
重拳治污不手软,威海市拿出更加严格的措施保护生态。 出台《威海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方案》,强化“五个治污要求”,聚焦“双清重点任务”,集中两个多月时间,在威海市开展散煤治理、工业企业整治等十大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痛点”“难点”问题。 设立威海市生态环境领域投诉举报热线,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
加大在用机动车排放达标监管,落实建筑工地扬尘防治的“六项措施”,全面完成港口码头抑尘设施建设和物料输运系统封闭改造,用最有力的措施保护最清洁的空气。
节能减排从“根儿”入手,狠抓企业重点工业设备改造升级。
日前,国家工信部公示了2021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威达集团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将绿色理念贯穿产品生命全周期,企业投入近70万元,购进6套高效油烟净化梳理设备,确保废气排放始终达到国家标准。
加快推动工业企业绿色发展,威海市率先在山东省出台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评价办法,率先颁布实施《威海市危险废物管理办法》地方性法规。
生态建设是一篇涉及威海市的大文章,需要威海市各部门各单位的参与。 要打破“条条块块”的分割和影响,关键在改革。
将改革的思路贯穿生态建设始终,威海市创新生态治理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为水资源“标本兼治”增添新的动力。
以系统集成的思路对水治理模式进行改革,威海市将县级河长、湖长、湾长进行调整理顺,在县级层面全部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中心,将“三长分治”调整为“一人抓总”,既看水面也看地面、既找问题也查源头。
通过视频监控数据,连接威海市504条河流、376座水库、27处海湾、道路交通和港口码头,我威海建立起“大数据+河湖长制”管理的新模式,将原本由多个部门分管的工作实现一个平台集中,真正实现“河河有人看、湖湖有人管”的闭环式管理。
眼下,威海市重点河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实现100%,河湖长制正在从有名向有实、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转变。
2021年秋,水利部刊发《水利改革动态》专刊,威海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三长合一”的典型经验被点名推广,“威海经验”被全国认可。
在发展绿色化上争先 打造生态环境先行区
不断擦亮生态这张名片,威海市不仅有基础,有底气,更有干劲和拼劲。
威海市委十五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在绿色发展上争先,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生态环境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区。 锚定这一目标,威海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先试机遇,加快工作步调。
“墙上农场”的数十种绿叶菜,长势旺盛,翠色欲滴;厨余垃圾发酵,堆成营养肥料;在社区墙面布设宣传画,营造“无废”氛围…… 在环翠楼街道花园社区这个“无废社区”,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成为新风尚。 类似的场景还在发生,“无废城市”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两年来,威海市严格按照源头减量化、过程资源化和末端无害化要求,高水平谋划、高规格推动、高标准建设,全面形成以“无废城市”打造“精致城市”、海洋废弃物“海陆统筹”综合管控等典型经验模式。 2020年威海市因“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在全国推进会上作为典型发言,2021年威海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经验被评为山东省生态环境系统改革试点成果,作为山东省“改革试点成果”推荐对象报山东省深改委。
威海市将抓住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良好契机,深化“无废城市”建设,编制“十四五”优化提升方案,继续在海洋绿色发展、无废航区等方面打造威海经验,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加快从“无废城市”走向“无废社会”。
随着黄垒河地下水库、母猪河地下水库的完工,威海市水系治理体系也走入新阶段。
走进市水务局,2022年的具体工作要求催人奋进——河湖“四乱”问题及时“动态清零”,力争完成165条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全面完成“智慧水利”“河湖暗访监管”等信息化系统……
坚持河湖湾一体、陆海岸统筹,威海市将加快水系连通工程、城乡供水提升等重点工程建设,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赋予威海市河湖生态保持新的动能。
面向“十四五”,“努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目标更加昭示着威海市“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韧决心。
眼下,《威海市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已印发实施,8大责任体系32项具体措施,将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保大格局。
打造生态环境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威海市正在加速奔跑。
下一篇:威海三市文化场馆都在这儿啦! 上一篇:威海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底气何在
同类文章排行
- 威海市首批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名录公布!
- 为什么互联网产品越来越难做了?
- 郭永怀故居正式开放 永怀教育学院同日揭牌
- 郭永怀故居正式开放 永怀教育学院同日揭牌
- 威海市第三批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名录公布!
- 威海市第二批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名录公布!
- 为什么大公司的高管们都爱练咏春?
- 威海市首批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名录公布!
- 威海市第二批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名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