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薪火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专注党性教育培训 红色文化传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3361190723 13361190723
当前位置:主页 > 基地介绍 > 威海基地 > 高质量发展 >

“威海之治”模式在全国推广

文章出处:未知 人气:发表时间:2022-03-19
盘点2021·争当排头兵 “五化”新实践
 
2021年,威海又捧回了一项“国字号”荣誉:“六治融合、一网联动 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助推精致城市建设”典型经验被评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十佳示范”。这是省内唯一一个地市级社会治理案例获此殊荣,也是我市连续两年获得此类荣誉。

向创新要活力,向改革要动力,过去一年,我市立足群众需求,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一批“威海之治”新模式在全国、全省推广——

网格治理经验被中央政法委和省委政法委宣传推广,被评为全省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成果;医保基金监管智能化经验做法被国务院相关方面在全国予以推广;“信治”经验被确定为全省社会治理特色品牌;68个新型智慧城市案例获“省优”……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模式为精致城市建设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治一网”探索出城市治理的威海路径
 
2021年,是威海为全省、全国开展社会治理先行先试的“高光”一年。

网格治理经验被中央政法委和省委政法委宣传推广,“威海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获评全国“2021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信治”经验被确定为全省社会治理特色品牌。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威海之治”经验,在全国、全省得到推广。
 
这是我市在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征程中,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总结提炼出来的威海模式。
 
“靠法律惩戒成本高、靠道德约束力度弱”是社会治理面临的普遍难题。威海精准审题,推行政治(党建)引领、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信治激励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六治一网”市域社会治理模式,将无形的内心约束转化为有形的行为规范,有效破解这一难题。



2021年,是这道“解法”与时俱进的关键之年。

 
我市从理念“破冰”开始,逐渐把抓末端、治已病,转向抓前端、治未病。开年不久,《2021年“六治一网”市域社会治理工作要点》《市域社会治理防风险补短板攻坚实施方案》等文件接连出台,为全市上下指明了通过“六治一网”实现源头治理的具体路径。

2021年,我市将“六治一网”社会治理模式的完善纳入需要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推动六治均衡发展、凝聚“六治一网”部门合力等方面持续发力。
 
在法治保障方面,开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深入推进政法机关52项便民实事等工作,努力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在智治支撑方面,不懈推进全市1118个小区智能安防建设,向城市运行指挥平台持续接入数据,以“最强大脑”促进城市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在信治激励方面,推动全市“信用+”应用场景、信用“五进”范围等不断拓展,让信用越来越有用,真正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在网格建设方面,持续完善网格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打造“网格学院”、全面推行“五色管理”,推动7000多名专兼职网格员组成的队伍专业化、专职化水平整体提升;
 
2021年,在“六治一网”新模式下,我市还聚焦社会治理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探索更多破解之道。
 
不久前,在梦菲思蛋糕统一路分店,市民于金玉又往储值卡里充了300块钱。她说,店铺上了“预付保”,消费者权益得到了“官方”保障,充值消费更放心。

全国首个“预付保”在我市上线至今,已有500家企业、商户入驻。该模式下,以“充卡消费碰上老板跑路”为代表的全国性消费监管维权“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破解,消费者、商家、银行、部门四方都因此受益。
 
“1+2+N”平台优化整合顺利推进
 
探索民生服务的新模式,归根结底是要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围绕提升服务群众效能,我市构建了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为代表的民生服务平台。它们一头连着政府职能,一头连着百姓需求,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

随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各类诉求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威海把眼光看得再深一层。
 
深思熟虑,我市用改革创新破题开路,以“小切口”撬动民生服务“大变化”。去年,提出了“1+2+N”总体思路,把加快民生服务平台优化整合,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切入点,全面理顺部门横向之间,上下层级之间的衔接机制,努力把群众的诉求解决好,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思路已定,方向既明,干劲倍增。去年8月,全市优化整合服务平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暨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攻坚推进会召开,荣成先行先试“打样子”。
 
荣成市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数字城管等县级诉求办理平台以及网格化平台,建成联动指挥一体化平台,制定1773项问题责任清单,明确每类问题的责任单位和办理时限。


 
同时,依托一体化平台,创新一哨联动办好机制,将“哨权”赋予所有责任单位,吹哨流程由平台实时监管,还有吹哨单位事后“打分”。
 
群众诉求解决得怎么样,定期拿出来“晒一晒”。在这种“看得见”的压力下,一批长期以来不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解决起来不再难。
 
例如,荣成房屋维修问题,平均处理时间由5天缩短至2.5天;乱搭乱建问题,从发现举报到联合执法、再到完全拆除,最快一个周内即处置完毕……各类民生服务平台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紧随其后,文登区、临港区等区市也陆续理顺联动机制,打造了集诉求受理、问题采集、协同联动、网格管理、智慧治理、数据分析、决策辅助、效能监督、考核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县域治理联动服务平台。
 
平台搭建好,问题派下去,真正解决到位才是王道。我市向建立闭环管理机制要“解法”,基本确立起“前端受理发现,平台分级转办,部门限时办理,数据应用辅助,全程跟踪督办,办结回访评价”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以机制保障,提高为民服务工作效率。
 
前不久,12345政务服务热线对文登区于女士反映的小区车库漏水问题进行回访时,在得到问题已解决的满意答复之外,还收到了她对社区网格员的特别感谢。得益于“12345+网格化”工作机制,12345热线转办事项在办理过程中,还引入了网格员进行情况核实、结果核查等工作。“闭环管理不仅结果让人满意,速度也提上来了。”于女士说。
 
2021年,在“1+2+N”总体思路下,各民生服务平台协同配合、精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截至2021年11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群众满意率达到96.82%,按期办结率达到99.99%,同比分别提高4.3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
 
在治理现代化上争先 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
 
威海作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责任在肩、使命重大。

市委十五届十二次全会强调,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争先,要持续完善“六治一网”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争创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市”,打造“中国之治”的“威海样板”。
 
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争先,意味着要让优势更优、让亮点更亮——继续放大“信治”的拉动作用。



靠着海贝分AAA等级,市民张志刚成功申请了300元的“信用暖气补贴”,原本“停留”在手机上的信用档案,转化成了眼前的真金白银。

 
目前我市筛选了12个与群众日常生活相关的契合点,部门主动“上门”对接近80家商户和社会机构,共同探讨可能落地的“信易+”惠民场景。
 
“我们将探索把‘海贝分’交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引入更多包含服务履约、社会治理和社会商圈等市场化、社会化应用。”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青表示,将进一步探索以信用为基础的“信治”社会治理模式,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争先,“1+2+N”民生服务平台整合将进一步深化,“智慧大脑”的作用也将被充分激发。
 
今年,我市将把民生服务平台受理的各类群众诉求、网格事件和案件“一揽子”纳入大数据库,构建起“精致城市建设”“疫情防控”“生态环保”等12345热线大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对问题的“解剖”,汇总梳理热点问题、高频事项,即时推送给相关区市、部门,做到及时关注、主动处置、快速回应。
 
为民服务没有终点,威海一直在路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尹兴山说,将用好“智慧大脑”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党员干部协调解决的主动性和举一反三的自觉性,实现服务模式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切实提高群众满意率,确保基层治理效能真正提升。
 
迈进2022,让更多“威海之治”走向全国绝不是某一个单位部门的事,而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方向。去年,推进“六治一网”的28项重点措施、82项具体任务已经敲定,眼下,6个牵头部门、34个成员单位正各展所长,让一项项规划落地见效。
 
锚定实现治理现代化目标任务,威海迈出铿锵步伐。
 

返回顶部